大地回春又一年 流光溢彩庆元宵
2023/2/7
正月十五闹元宵,大地回春又一年。2月5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江北新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延续年味,让市民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一处处景点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摩肩接踵,现场洋溢着欢乐、祥和、喜庆的气氛。 全媒体记者 刘瑞
顶山:唱京剧,做糖画,缤纷喜乐闹元宵
本报讯 为了欢庆元宵佳节,弘扬传统民俗文化,2月3日上午9:30,顶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主办的“福兔迎春到,欢乐闹元宵”主题活动在大新社区广场上正式拉开帷幕,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参与。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开场的花船表演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居民群众在锣鼓声声中体会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踏着喜庆的鼓点、踩着欢快的节拍,智斗毛驴、河蚌精、西游记师徒西天取经、扭秧歌等系列民俗表演节目相继登场,京剧爱好者文美华演唱的京剧《状元媒》选段“自那日”,更是赢得现场阵阵喝彩。
据了解,本次活动的演职人员全部来自顶山街道芦花香艺术团。“我们团的成员大多都是街道的退休老人”,该团团长韩国华介绍道,“主要是想在退休以后发挥一点余热,给我们社区的群众增加一些幸福感、快乐感。”芦花香艺术团在韩国华的指导下组成了民俗舞队、交谊舞队和广场舞队,他们会利用闲暇时间排练节目,以备在不同节日期间进行演出活动。
表演结束后,龙双衡、李继华、樊林菠三位非遗传承人在活动展台前展示他们的制作手艺。同时,社区工作人员组织居民群众有序排队,免费领取非遗传承人亲手制作的工艺作品,现场排起长龙,居民群众翘首企足。细腻精巧的竹刻,生动形象的面塑,惟妙惟肖的糖画……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喜爱,其中面塑作品最受小朋友们追捧。捏面塑的李继华从6岁开始学习,从艺已经30年,手指翻转间,一个生动的兔子面塑就制作好了,孩子们拿到心仪的作品爱不释手,纷纷拍照纪念,现场欢笑声不绝于耳。
活动现场的居民表示:“社区能举办这样的活动真是太棒了,我和我家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感受到了社区给予我们的温暖和关怀。”
此次元宵活动的举办,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与好评,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辖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有利于传承民俗文化,营造温馨、和谐、有爱的社区氛围。活动主办方表示,社区将组织更多有意义的主题活动,让更多居民参与其中,从而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见习记者 王小娟 王婷
泰山:氛围感拉满,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彩不断
本报讯 2月5日下午,“长江潮涌向未来·同庆元宵启新程”——2023年泰山街道党员冬训暨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在金象城购物中心举办。此次活动由泰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泰山街道商会、金象城购物中心承办,泰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桥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金陵戏码头、新智亲子阅读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
2023年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形势,稳经济、促发展成为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为全面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街道现代服务业经济加快发展,全面释放桥北商圈消费活力,增进辖区群众文化自信,引导基层党员守初心、担使命,实现“促消费、增活力”的工作目标,街道精心策划,将助企纾困作为活动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文化活动营造节庆氛围,助力商业综合体吸引客流,提升烟火气息,提振消费信心。
“泰”语新言:冬训理论学习站。街道在活动现场设置“党员冬训理论学习站”,以“打卡”学习的互动形式,把新思想理论学习的课堂“搬”到活动现场,一方面为基层党员搭建了实境学习的场景,另一方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引导基层党员在助力经济增长、实干助企纾困中践行初心使命、展现实干担当,推动基层党员冬训走深走实、提升实效。
“泰”有年味:一起欢乐闹元宵。逛金象、看演出、吃汤圆、赏大戏,年味儿浓,一起欢喜闹元宵!中国元宵节体现一个“闹”字,活动现场,街道精心安排的“大展宏‘兔’猜灯谜”“前‘兔’似锦来抓福”“‘兔’飞猛进射福气”“潇洒雅‘兔’喜投壶”“‘兔’如其来套圈圈”“守株待兔滚汤圆”“美丽兔兔来拓印”等趣味性丰富、互动性较强的游戏项目,让居民们通关领卡后换取精美的兔年主题小礼品,增强了活动的文化性、参与性。
“泰”有特色:文化大餐惠百姓。活动期间,来自金陵戏码头、南京市育才致远幼儿园、江北新区东方艺术中心等专业团队带来了舞狮、黄梅戏、民俗表演、扬剧、越剧、南京白局、炫彩拉丁、舞蹈、快板、朗诵、民族舞等20余个特色民俗节目,为参与活动的居民们奉上中华传统文化大餐,让百姓在赏心悦目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节日民俗、传统文化。
“泰”有温度:助企纾困出实招。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创意手工、非遗花灯、手工艺品以及DIY滚汤圆、趣味糖画等年俗文化市集,参与活动的居民们乐在其中,感受着元宵佳节的浓浓氛围。为有效帮助商业综合体提升客流量、拉动消费人气,街道还与金象城共同推出组合福利消费券,通过打卡集章兑换网红奶茶、甜品等消费券的形式,为参加活动的居民群众送上了诚意满满的元宵“大礼包”,鼓励百姓积极消费。不少居民参与活动后领取了消费券,笑意融融地表示,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游戏项目参与性强,还有精心准备的消费惠民政策,挺好。
通讯员 王钰 薛鹏 崔洁
沿江:呈现一场有思想、有特色的元宵节盛宴
本报讯 元宵佳节来临之际,沿江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创新融合“党员冬训+文艺汇演+文明实践”,将“我们的节日—元宵节”与党员冬训、志愿服务等主题紧密结合,为街道居民呈现了一场有思想、有特色、有幸福的元宵节盛宴。
元宵佳节有温度。沿江街道用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方针政策、社区生活实事等编排成节目,在元宵佳节上演,传播党的好声音。活动现场,红色舞蹈《领航》、自编快板书《旭日这一年,我们说一说》等文艺节目纷纷上演。台上表演激情满怀,台下党员群众听得聚精会神,还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党员冬训有深度。本次活动设置了冬训知识竞答环节,现场互动氛围热烈,洋溢着浓浓的学习氛围,观众席不时响起一阵又一阵掌声,知识竞答也成了寓教于乐、寓教于答、寓教于学的冬训学习新载体。“通过这样的趣味活动,带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让党员冬训有‘党味’更有‘趣味’。”沿江街道党员赵阿姨说。
实践所里增年味。文艺表演、冬训答题……丰富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吸引沿江街道党员、群众们欢聚一堂,赶一个充满年味的文化集。本次活动的开展既营造了元宵节温馨祥和的文化氛围,又增强了党员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传播新思想、投身新实践、建功新江北。接下来,沿江街道将继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把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继续创新拓展学习载体、加强阵地建设,以品牌化、项目化建设不断扩大冬训影响力,让“老课题”焕发“新活力”,让党员冬训细致入“微”。
通讯员 孙寒玉
盘城:元宵喜乐多,文明实践展新风
本报讯 2月5日下午,盘城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盘城街道山水园广场开展“凝心聚力二十大,初心如‘盘’建新功”元宵节系列主题活动。花船游龙,游艺赏灯,猜谜逛展,丰富多彩的民俗庆典在盘城上演。
随着铿锵有力、热闹非凡的锣鼓阵阵响起,元宵节活动正式拉开序幕。腰鼓、歌伴舞、柔力球、手绢舞、合唱、服饰秀等一个个接地气、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表演节目轮番上阵。
节目演出人员都是来自盘城街道各个社区居民组成的文艺表演团队。老来乐民乐队的一曲民歌《盘城插秧歌》,展示了江北地区民俗文化的风采。盘城民歌作为江北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寄托了农民对丰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节目尾声,由盘城四个艺术团共同带来的花船、舞龙民俗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只见两条金龙摇头摆尾,追着绣球上下翻飞,变换着各种姿态,气势逼人又活灵活现。跳着花船舞的阿姨与在场的居民热情互动,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摄,留下这一美好瞬间。
与此同时,活动广场另一边的文化集市区也人气火爆,文化集市以游园集市为载体,分别开设了游戏区、民俗区、手工区、猜谜区四个游玩板块,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参与。套圈投壶、猜谜解题、彩票刮刮乐等各色玩儿法层出不穷。猜谜区的谜面种类繁多,内容包罗万象,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大家纷纷开动脑筋、跃跃欲试;社区工作人员亲手做的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也让居民群众体会到真切的年味儿。
独具特色的集市文化为街道居民营造了欢乐祥和的元宵氛围。“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年味儿,真的很有参与感。”现场一位带着孩子前来参加活动的母亲表示,她希望这样温馨的活动以后越来越多。
现场不仅表演精彩十足、各具特色,而且开设的文化集市也增添了节日的趣味性和亮点,让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活动负责人余丹丹表示:“主要是想在元宵节给大家带来一个欢乐的氛围,我们也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增强居民之间的一个情感链接,从我们的小朋友到中老年朋友都可以参与进去,进一步提升大家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盘城街道此次元宵主题活动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给居民群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活动体验。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让居民了解多姿多彩的节日文化,亲身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余丹丹表示,在未来,社区还会不断增加新的活动形式,以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见习记者 王婷 王小娟
大厂:喜乐元宵游园会,热情引爆桃湖
本报讯 当然要仪式感拉满,元宵节过着才有味儿!2月5日上午,大厂桃湖公园里格外热闹,赏花灯、看演出、做元宵、猜灯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民俗元素。
“有言在先 寸土不让”“过了虎年是兔年”……五颜六色的彩纸上写着五花八门的灯谜,元宵灯谜区前站着一排认真思索的孩子们。“妈妈,我猜到了!这个谜底是元宵!”“我猜不出来,可以百度吗?”
元宵体验区也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区域。亲子互动,和小朋友们一起体验亲手制作元宵的乐趣,一家人其乐融融。一碗汤圆刚端出来很快就被一抢而空,制作已经供不应求。很多小情侣也忍不住,来到体验区给爱的人制作一碗汤圆。
集福打卡,亮点十足。大家拿着集福游园卡,一边游园一边“打卡”盖章,收集齐6处“福章”之后,市民朋友在最后的迎宾区排队领取礼品。
“找到小时候逛灯会的感觉了!”来自南化的老顾带着孩子一起前来参加活动。小时候都有元宵逛灯会、吃汤圆、舞狮送福的活动,他很开心孩子能体会到他记忆中元宵灯会的热闹和年味。
元宵+周末,游园+团圆,美辰佳节成了今天的“独家记忆”。
新区融媒体中心 郑好 秦思
长芦:非遗项目频繁亮相
本报讯 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是传统元宵佳节,也是传承了500多年的省级非遗“方巷人走北”的日子。
“锣鼓一敲震天响,我们到方巷来拜访”“我们花船摇的好,方巷的娃娃长大当领导”……一大早,长芦街道陆营社区方巷小区内热闹非凡,翻飞的巨龙、欢快的花船、恢弘的马灯此起彼伏、交相辉映,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省级非遗项目湾北小马灯、市级非遗项目长芦龙灯为方姓族人送上了热烈的新春祝福,方姓族人也迎来了他们新年里最热闹的一天。
方巷小区内,两条20余米的长龙盘旋挥舞,一青一红,甚为壮观,翻江倒海、叠龙、飞龙……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舞龙造型让居民应接不暇,舞龙队伍跟随着鼓点或进或退、或舞或止,动作连贯自然、飘逸灵动。
踩着鼓点,小马灯紧随其后,跑得欢快奔放、风格独特,与花船表演一道,奏响了元宵的喜闹音符,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民俗演出队伍百余米,居民自发跟随百余米,锣鼓喧天、浩浩汤汤,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热烈的气氛,队伍所到之处,顿时热闹了起来,吸引众多居民驻足观看、举手欢呼。
“铿锵有力的锣鼓敲起来,昂首摆尾的龙灯舞起来,欢快活泼的花船荡起来,热烈奔腾的小马灯跑起来,悦耳动听的戏曲唱起来……”当天下午,扬剧《凤冠梦》在民俗文化广场火爆上演,展现了中华戏曲文化的迷人魅力。该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现场居民层层包围,时不时掌声如雷。
晚7时许,方巷小区内延续500多年的习俗正式开始。省级非遗“方巷人走北”原是祭祀怀祖、祛病除灾之义,随着时代的变迁,方巷人也赋予了“走北”新内涵,他们在“走北”中辞旧迎新,表达在新的一年中一切平安顺利的美好祝愿。
“前几年因为疫情原因,我们这项活动暂停了活动,期间主要通过开发制作的‘走北’线上小游戏、线上分享历史视频资料的方式来进行,今年听说‘走北’又恢复了,我带了全家人回来!”“上次‘走北’的时候,我家孩子才三岁,有些他都不记得了,听说今年又开展了,我说什么都要带他回来参加。”“这是我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特地挑在这个时候,除了见父母,也带她感受一下我们家族的历史文化。”在外工作的不少年轻人不顾路途遥远,扶老携幼,加入到‘走北’的队伍里。
作为“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长芦街道非遗项目频繁亮相,让历史融入现实,让文化点亮生活,为江北新区现代化新主城增添了更多的历史人文色彩。
全媒体记者 韩正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