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4年08月13日
聚焦苏锡常
上一版 下一版

“剧”焦常州,大运河文旅戏剧周在大庙弄“归来”

2024/8/13

记者8月6日获悉,常州市第二届大运河文旅戏剧周近日在“大庙弄·青年里”开幕,原创行进戏剧《青年里·归来》展现了百年前常州大庙弄风情人文历史,为广大市民朋友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这一独特的创意无疑是对传统戏剧形式的一次大胆突破,而其背后,是常州市文化艺术研究所编剧们的智慧与心血。

由常州市文化艺术研究所丁杰、李莹、查姿孜、孟晓辉等女编剧主创的全场景文旅沉浸演艺“青年里·归来”成为本次戏剧周的核心亮点。该剧以百年前的热血青年为蓝本,结合大庙弄落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等历史事件,刻画了“话剧之父”洪深等鲜活的青年人形象,展现了他们在动荡时代保家卫国、勇于探索的精神。观众在沉浸式交互体验中,与演员密切互动,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常州市文研所和钟楼区文化馆继运河五号工业遗存剧场、民元里文保建筑群落两大文旅场景创作之后的又一力作,是主题街区的全方位、系统性创作成果。

过去十年,常州市文研所的编剧们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从2014年第一部打工题材音乐剧《六号车间》,到舞台话剧《较量》,再到运河五号工业遗存剧场沉浸式话剧《织梦运河》、非遗餐秀剧《乾隆下江南之萝卜干记》、民元里文保建筑群落行进式话剧《寻找金头玉臂》、油罐主题公园史诗剧《明月照古今》,直到今年的主题街区文旅场景行进剧《青年里·归来》,他们在剧本创作上实现了“守正”与“创新”的双轮驱动,完成了从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到文旅场景演艺创作的华丽转变。在新时代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他们依托常州的人文、历史、建筑、景观,将名人文化、市井风情、历史故事等元素巧妙融入剧本创作,实现了多场景、多风格、多样式的文旅演艺创作,不仅为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艺术体验,也为常州的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通讯员 莫岚 周星 本报记者 马奔

上一条:向“新”而行 为“质”而生 苏州港:智改数转成果全面落地开花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www.njxjbb.com/content/2024-08/13/007159.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