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4年08月13日
文韵
上一版 下一版

那年我的军旅诗

2024/8/13

□南京 / 胡剑明

我喜欢诗,最初只认为,用最少的文字记事、表达心情,很有快意。这种写诗的实践,是从20岁当兵时开始的。

那是1978年初,我在苏北“广阔天地”结束了三年“大有作为”的知青生活。那时,知青只有考大学、被招工和当兵三条路。虽然我是高中毕业,但之后三年天天投身生产劳动,没时间复习功课,考大学没把握;招工,县城里名额有限,其本县城也有许多知青,怕也轮不上我一个外地人。我想,当兵应该是最正确的选择。

因此,我毫不犹豫地去征兵办报了名,经过一番繁琐的体检,就进入了等待。

三天四天一星期,

心中多焦急。

看着窗外细细雨,

想问啊,春风吹到了哪里?

——《等消息》(1978年1月15日)

那是一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天气阴沉,寒风呼啸,农场田野一片萧瑟。我裤角卷到大腿,赤脚站在南圩河塘挖淤,突然听到远处有人叫我,原来是农场会计老姚叫我快到场部,说带兵的首长要对我面试。路上他批评我,没能在宿舍等着,反而“出工”下地干活,缺乏重视。

老姚当头批评,

令我热情减半。

首长一口河南话,

亲切与我交谈。

他没有一点架子,

像拉家常,问寒问暖,

“你为啥当兵,

怕不怕走上战场?”

……

——《面试》(1978年2月30日)

幸运的是,在政审合格的基础上,经过一番严格的面试,我过关了。首长当时夸了我,说“坚持劳动的精神,显得踏实”,最终决定,带我到部队“继续锻炼”,首长又说,“看得出,你可以成长为一名拼搏在一线的战士。”——他真的和蔼可亲,可惜的是,后来我入伍后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可敬的首长。——我终于得到《入伍通知书》,并很快穿上了崭新军装——

今年,走出农场,

苏北的风,还带着春寒。

我已戴着红花,背起行囊,

要拥抱对未来的向往。

向南前行的绿皮火车,

全程站立,没有窗。

我和一队朝气蓬勃的战友,

静听铁轨与车轮铿锵……

列车把我带到哪里,

哪里就有我青春奔放。

我属于祖国,祖国需要,

万里边关,就是热血的疆场!

——《参军路上》(1978年2月30日)

虽然,后来我没有去到“万里边关”,只到了南方一个城市的军用机场,但我依然振奋,毕竟我成了一名真正的军人。这首诗,是我在当年“八一节”前夕写的,记录了那个初春,我乘火车“从军行”时的豪情壮志。之后也写过一些诗,但大多散失,这几首一直在我的日记本上,成为我军旅的记念。

1

轰鸣声震耳欲聋,

我守卫在停机坪上,

那闪耀着的一片片银光,

刺眼而又滚烫,

我一次次目送着空中的战将。

一次次目送,一次次迎来,

一次擦拭,一次次护持,

英雄的战机训练归来,

它挂起了霞光捷报,

坚实身影筑起了钢铁屏障。

——《守护战机》(1979年12月3日)

2

走过月山,并非烽火连三月,

山里航校,有苦学的日夜。

月山,月山啊!

鸿雁传不来家书,

明信片是没有地址的

蝴蝶……

——《月山学习“保密”》(9月1日)

3

空勤的练兵场

就是大海,飞流腾起巨浪,

飞过万木丛生的天目山,

练兵场是天空,诗韵蔚蓝。

我们的练兵场浩瀚无边,

战鹰昼夜长空练兵,

它有遨游大海的温柔,

也有一剑制敌的凶悍……

复杂课目写在白云上,

平川突起,奇峰推出。

那顽强的意志搏击雷电,

宛如再造一片起伏的峻岭……

雄鹰的羽毛,经得住考验,

战机的翅膀能抗雨骤风狂。

我们一起守护蓝天,

心有祖国,我自信自强。

——《战鹰练兵场》(1981年6月6日)

4

在战鹰上,在飞行线上,

寒冷的北方,炎热的南方,

战友情,谁能比得上?

不论是一个营地,跑道,

还是一次长途的转场,

老战友,新兵蛋

只要走到一起,都兄弟一样

战友情,不仅诗和远方,

更是沐浴战火,生死相伴!

——《战友情》(1982年1月1日)

四十多年过去了,人的一生,可能就是不断行走与观察的经历,然后,年老时拥有一大包沉甸甸的回忆,此时,我会撞见曾经的自己,也会有轻快的诗意。

年年有“八一”,我曾有军旅,这像一道岁月的彩虹,风雨之后,装点着我们平凡而坚实的人生。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老鳖哨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www.njxjbb.com/content/2024-08/13/007162.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