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4年08月30日
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手艺人的默默坚守 在乡村理发店感受慢时光

2024/8/30

龙王山下、滁河之畔,藏着一处美丽的水乡——王家渡。站在高处远眺,古色古香的画舫掩映在绿树之中,环河步道、百亩花海和葡萄园等景观宛若珍珠般点缀在滁河沿线,闲适的乡村田园画卷徐徐展开。漫游王家渡,细品乡村慢生活的惬意静好,总能在某个角落发现那些被时光珍藏的“礼物”,让人忍不住想去探寻。

一刀一剪解决“头等大事”

在盘城街道王家渡,有一家不起眼的传统理发店,没有店招店牌,没有价目表,门上简单写着“理发”二字,却十年如一日地解决居民的“头等大事”。店内一直奉行“不充值、不办卡、明明白白消费”的营业理念,也赢得了不少顾客点赞。

“古董式”理发椅、老式陈列柜、剃头推子……走进这家理发店,就像走进一间“理发主题博物馆”,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店没有刻意装修,斑驳的墙壁、年代感的镜面、木质长椅,处处刻着岁月的痕迹,在这里,时光仿佛静止,感受不到岁月的流逝。

店主解定坤今年74岁,是渡桥当地为数不多的剃头匠。顾客大多是街坊邻里,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日见火爆,小店也吸引了不少游客捧场。传统的理发手艺最考验理发师傅的细心和耐心,剃发、洗头、修面……解定坤每一步都干净利落、恰到好处,不到半个小时就能把顾客打理得清清爽爽,看似简单的手法,背后却是几十年的经验积累。

剪不断的邻里情缘

“当初为了学好这门手艺,下了不少功夫,学成出师到现在,差不多给村里的两代人都理过头发。”理发店的老主顾里,除了住在附近的居民、来观光的游客,还有不少动迁后仍然念旧的乡亲。

“能用自己的技能为大家帮点小忙,我觉得很开心、很踏实。”解定坤不仅有专业的理发技术,对顾客也是满满的耐心和爱心,店里热水壶里每天都装满开水,茶叶就在条几上随意放着,理发或歇脚的乡亲到来,就像到亲戚家做客一样。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装修时尚的理发店遍地开花,靓丽俊朗的理发师层出不穷,但解定坤这间简陋狭仄的理发店依然每天迎来送往,乡亲们不仅在这里理发、修面,还喜欢聚在这里,聊聊农事、家事、国事,说说过去、现在、将来,留下了许多温暖的回忆。或许这就是剪不断的邻里情缘,也是时下很火的所谓“情绪价值”吧。

手艺人的默默坚守

男士15元、女士10元,小店理发价格多年未变。不为众人所知的是,这些年,解定坤靠着这间不大的小店,硬是撑起了一个家。20多年前,解定坤的老伴因车祸瘫痪,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原本在外务工的解定坤选择回乡经营小店,不离不弃、无微不至地照顾妻子,一晃20多年,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他用行动诠释着对家庭的爱与责任,传承着优良家风。如今解定坤的老伴已康复,并在街道的补贴下装上了假肢。

以一技之长立身,伴一生之艺终老。解师傅平时除了开店做生意外,还热心公益,在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群体,他还上门提供理发服务,逢年过节,不管多晚,都会服务好最后一名顾客再关门休息。

街头巷尾的小店,一头连着消费,一头连着就业。千千万万家小店,共同传递着城市温度和人间烟火。经历了时代变迁,感受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体味过各个时期的“发”样年华,解定坤的理发店依然在坚守、在发光。

韩正莲

上一条:市农业农村局 调研指导葛塘家庭农场发展情况
下一条:高温天结石患者增多 泌尿科医生提醒:小心“疯狂的石头”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www.njxjbb.com/content/2024-08/30/007385.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