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行
2024/10/11
江北新区七里河中学八(1)班 张宸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它的大名早已名扬四海。这个暑假我一时兴起,便央求妈妈带我领略一番“五岳独尊”的气魄。
周五下午我们出发了。驱车六个半小时,抵达泰山脚下,看看时间已是晚上9点,我们决定休整一晚,明天一大早上山。
次日四点,天空还是一片漆黑,如同一块幕布将巍峨的泰山笼罩起来。我异常兴奋,叫喊着:“不直上直下怎能叫爬山?”和多数人一样,我们选择从红门进入。离检票口还有一段距离,我们边走边欣赏,依稀还能看见刻着字的石头和商店。
来到检票口,天空已泛起鱼肚白,一抹淡黄色映在天边,与之相交的是绛紫和深蓝。泰山轮廓逐渐清晰,从山下往上看并没有多高。我们一路走走停停,依次看见“一天门”“斗母宫”“千古流芳”等字牌。不知不觉间竟然来到中天门,此时已是凌晨6点,太阳已经出来,只留下一片橙红和几朵镶了金边的白云。前半程的路途较为平坦,听说已经爬了三分之一,我不禁得意起来。
稍作调整,天已经大亮。我不由得畅想,如果此时的我站在泰山之巅,眺望日出,俯瞰群山,能否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快感呢?抬眼望向南天门,遥不可及。扭头一看,竟发现自己置身于泰山的怀抱,正以树相伴,继续朝着它的头顶进发。想到这,我干劲十足。
我几乎以小跑的速度快速前进,然而没过多久,我就为自己的这一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上山的道路变得越来越陡峭,台阶也变得越来越狭窄,很快我就没了力气,只能停下。看着身旁的浮云和那如赤枣一般大的南天门,我长叹一口气,问妈妈:“还要走多久啊?”得到的回答却是“还有一个多小时”。我顿时傻了眼,只得像个机器人一样机械地走着。
又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太阳已经很高了,阳光肆无忌惮地照射在我的身上。我穿着蓝色的速干衣,身背灰色登山包,虽然它只有几斤,但对于正在爬山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背后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透,手里的登山杖成了我唯一依靠。不久我看到了一块写着“十八盘”的石碑,我知道最难爬的地方终于来了,我几乎是手脚并用,走几级台阶就不得不休息一下。
台阶只容得下我半个脚掌,刚爬完一级,下一级的高度已经到了我的小腿。路旁休息的人成排坐着,直喘粗气,面露难色。我抬起头,近在咫尺的南天门正以宏伟的身姿向人们绽放它的万丈光芒。我又向下俯视,络绎不绝的人不厌其烦地努力攀爬。看着这一幕,我喝完了当天的第五瓶矿泉水。终于在9点43分,我们登上了南天门,霎时间烟雾缭绕,如临仙境。然而我并不打算止步于此,也许是被即将登顶的喜悦冲昏了头,我一鼓作气,登上了王皇顶。站在顶峰,向下俯视,一座座山峰矗立云端,风在耳边呼啸,带来几分寒意。不一会儿,云层散去,西天不知何时升起了一轮若隐若现的月亮,与东边耀眼的阳光交相辉映,好生刺眼。
下午一点,我向妈妈提出了走路下山的请求。真应了那句话“上山容易下山难”,我的腿好似按上去的,早已不属于自己的身体,每走一步腿就止不住地发抖,似有千斤重无法挪动,再加上十八盘的路太陡太陡,我足足走了两个半小时才下山。
下午三点半,我再一次回到了出发点。山下依旧人头攒动,山上依旧缕缕青烟,日升日落周而复始。见我一脸疲惫,妈妈问道:“爬完有何感想?”我思量许久,勉强挤出一个字:“累!”现在想来,我或许真的没有太多感想,但至少我真正爬了一回泰山。指导老师:俞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