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渠道多点开花 集体经济喜结硕果
2024/10/25
砂子沟社区位于雄州街道南部,水陆交通便捷,水土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近年来,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依托自身资源禀赋,通过做好驻区企业服务、盘活闲置资产、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激活富民强村的一池春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实体强村、产业富民”的发展道路。
社区获得“江苏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南京市公共运行维护先进村”“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六合区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双向奔赴”携手发展
走进位于六合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内的南京现代表面处理科技产业中心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吊车、挖掘机来回穿梭,安全员、工人等往来忙碌,施工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企业的顺利开工建设得益于社区的鼎力相助,”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今年4月,项目签约之后,砂子沟社区就主动做好服务,协助做好项目征地、文物勘探以及场地平整等工作,为项目开工建设奠定良好基础。项目建成之后,将促进地区经济增收、居民就业以及上下游产业发展。
服务南京现代表面处理科技产业中心项目建设只是砂子沟社区助力新材料产业园区做强做大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砂子沟社区通过与新材料产业园签订共建协议,持续深化“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添动力、注入活力。
得益于良好的服务机制,砂子沟社区累计推荐100多名居民进入新材料产业园区企业就业,并协助企业做好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工作;反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新材料园区先后在沟渠建设、水泥路建设等方面提供帮助,双向赋能,同心同行。
“闲资产”巧变“金饭碗”
前不久,经过再次对外招标,砂子沟社区所属的圣宅小区入口处200多平方米的门面房对外招标成功,社区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多元。“过去这里也是对外出租,但是租金较低,此次新一轮的招标,租金较往年提高了6000多元。”社区工作人员说道。
“闲资产”巧变“金饭碗”,这在砂子沟并非个例。在新一轮的村居合并之后,现在的砂子沟社区由原先的3个村、社区合并而成,随之而来的就是多处办公用房的闲置,让闲置资产发挥经济效益,社区通过对外租赁的方式,走出一条“房东经济”的融合发展之路。
地处砂子沟社区双巷路的原砂子沟村办公用房,由于紧邻六合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为办公厂房的租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该厂房已经转租给相关单位,一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30万元。
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存量资产盘活,成功唤醒一批“沉睡资产”,让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截至目前,砂子沟社区已将原砂子沟村办公用房在内以及原昶丰砂矿土地等多处闲置资产对外转租,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0多万元。
壮大产业拓宽致富路
历经数个月的施工,位于砂子沟社区胡大网组50亩农业设施大棚建设全部完成,正进入后续招标等管理工作,该项目的实施可对农业种植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为助力砂子沟社区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奠定良好基础。
产业引领,绘就富民强村新画卷,砂子沟社区正以特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激活田园经济发展后劲;以规模化、专业化农业品牌为引领,打造科技创新港、新材料产业园休闲服务三产基地,建设雄州智慧型农文旅融合的秀美乡村。
目前,砂子沟社区正统筹利用4500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建设连片食味稻米示范基地;建设300亩市级高标准蔬菜基地项目,做强做优连片蔬菜、经济林果基地;与江苏省农垦集团接洽,计划两年内将全村种植稻麦土地进行流转,提升农业附加值。
增收渠道“多点开花”,集体经济“喜结硕果”。砂子沟社区党总支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社区将围绕“富美砂子沟,智慧新农村”发展目标,在党建引领下,通过成立南京砂子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农业种植、水产养殖以及物业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群众增收,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陆雄轩 朱葛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