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护企 “分身”有术 江北新区检察院智能AI数字人上岗
2025/3/25
3月20日上午,一起盗窃企业财物的案件正在法院开庭审理。公诉席上,江北新区检察院检察官白洋正围绕指控的犯罪事实,逐一向法庭出示证据。同一时刻,她也出现在了9公里外的生物医药谷“向新而行”检察工作站里,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您好,我是检察官白洋,有什么可以为您解答的吗?”
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引领变革。随着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公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在办案履职的同时,提高“面对面”服务企业和群众的质量和效果?江北新区检察院积极顺应科技浪潮,主动拥抱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今年3月,AI检察官在南京生物医药谷正式上线。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数字人以新区检察院干警为原型,推出相貌、语音、神态和肢体动作相似度100%的数字虚拟人,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声音清晰、沉稳且富有磁性,语速适中,语调亲切自然,数字形象栩栩如生。一场依法护企、司法为民检察服务模式的变革正悄然发生。
“白检察官,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企业要怎么追回经济损失呢?”“企业遭受经济损失,可以在公安机关报案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申请扣押、冻结财物,并申请发还。审查起诉阶段,积极与检察官沟通,申请追赃挽损。审判阶段,也可以向法官表达追讨损失的意愿,在必要时参与庭审。”据介绍,这位数字人是一位最“懂”企业的检察官——不仅容貌语音与真人毫无二致,屏幕中的这位检察官在专业上与她的原型相比也毫不逊色。上线之前,技术人员通过整合覆盖各领域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等的大量知识数据,专门对她进行了“专业训练”, 以确保回复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在数字人强大的思维能力下,提供情境化分析和专业化解答,同时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让到访的公众能够与之“深度对话”,从而享受到法律领域的“专家级服务”。
科技的加持,能让法律咨询“鲜活起来”,也打破时空界限,让检察服务“更近一点”。晚七点,某研发企业部门负责人张经理打开手机,向屏幕里的“白洋”咨询工作问题,“怎么了解某人是否违反了竞业限制协议呢?”眨眼工夫,她就得到了详尽的答复。“这需要具体分析协议内容和实际情况,一般来说,如果员工离职后进入了与原公司存在竞争关系的公司,并且从事了与原工作相同或类似的岗位,就可能构成……”
张经理可不是通过私人联系方式咨询法律问题,而是扫描添加了“数字人”小程序。除了解答企业的法律咨询,数字人白洋具有全面的法律业务服务能力,可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答检察业务和司法实务问题,还可以开展法律宣传、进行检察服务引导等,24小时“即问即答”。
从园区检察官到“向新而行”检察工作站,从“检察e站”到“数字人”。据了解,2024年以来,江北新区检察院聚焦服务“服务企业、项目建设、研产贯通、招商引资”四大行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围绕金融风险防控、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监管等实际需求,持续迭代升级综合履职方式,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规范涉企执法,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落得更实。
王迪 韩正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