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书法家詹鸣宇:用笔墨书写艺术人生
2023/6/6
文明浸润乡土。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这是新时代提出的崭新考题、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江北新区盘城街道新华社区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形成标杆效应,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文明新风润泽乡里。
本报讯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而在盘城街道新华社区,詹鸣宇就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好青年。他以一管毛笔挥毫落纸,弘扬书法正气。传承传统文化笔墨,树立时代新风。
詹鸣宇出生于2001年,是新华社区东边圩组人,本科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书法学专业。由于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于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詹鸣宇就踏上了书法研习之路。学习之余,他将书法这一兴趣爱好发挥到极致,解锁了书法的多种可能。他苦研欧阳询字帖的点、横、竖、勾,凝神屏气,笔笔用心;苦练行书圣教序,每一字每一划都精雕细刻,千锤百炼;临摹隶书礼器碑,提顿起伏,贯穿笔意,始终锲而不舍,笃行不怠。他主动吃苦,主动磨砺,主动以提升的精神精进着自己的书法技艺。如今,十几载的书法艺术沁润,早已让书法在詹鸣宇眼里不只是单纯的文字描绘,而是融于华夏血脉之中的传承,是笔锋辗转间流露着的华夏儿女的风骨。
“热爱可抵漫长岁月,勤奋可挡艰难时光。”从小学到高中,几乎只要一有空闲,他就刻苦练习书法,而到了后期艺考阶段,詹鸣宇便更不分白天黑夜地练习,一心沉浸在书法世界中,他尤其擅长楷书,十几岁便开始为乡邻书写春联。
今年春节前夕,他特意又回到家乡新华社区,送福入村,暖心迎新年。在新华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詹鸣宇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写出了近百幅春联作品,全部送给了社区居民。进一步发挥了以书法艺术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让书法真正为人民服务,为社区百姓能够过上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作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一员的他,也积极担当社会责任。曾多次参与“乡村采风展”等志愿服务活动,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奉献,将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为大众的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良好风貌。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希望尽自己所能,将展现东方艺术之美的书法国粹发扬光大。”正是怀揣着这份对书法的纯粹初心,詹鸣宇一头扎进文韵深厚的传统艺术里。如今,多年如一日研习、书写、创作,也使他逐渐对个人艺术的价值和追求也更加广阔起来。今年4月,詹鸣宇再次考入母校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攻读书法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他表示,写字就是要跟自己“较劲”,绝不能凑合,未来他会继续钻研书法,愿用一生去守护中国书法,将书法技艺发扬光大。
全媒体记者 梁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