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这3所学校入选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
2023/7/7
本报讯 近日,第三批南京市思政育人特色学校名单公布啦!新区3所学校入选!分别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
那让我们走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去看看他们的思政育人有哪些特色吧。
“爱国要成为我们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希望同学们无论未来身在何处,都应树立家国情怀,肩负起伟大使命,始终把个人的学习、事业梦想融入国家民族的事业梦想……”近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以下简称扬子中学)2023届高三毕业典礼上,校长赵林刚给同学们上了最后一堂思政课,对即将毕业的学子们再次殷殷叮嘱。
从入学到毕业 “大家长”带头讲思政
“赵校长像个‘大家长’,给我们上了数不清的思政课。”2023届高三(6)班的刘铭宏回忆自己进校以来的学习生活时说道。而令他印象最深的是高二开学典礼中,赵校长站在雨中给同学们讲的“三爱”——爱国、爱校、爱自己。想起那次赵校长的讲话,刘同学依然热血沸腾。
这样的情景,只是扬子中学思政教育的形式之一,却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成人礼、百日誓师大会、高考壮行仪式、毕业典礼……每一次活动,学校总会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
日常教学中,赵林刚任思政课工作组组长,带着组员进“大课堂”讲、在“小课堂”听。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成功构筑起任课老师肩挑思政教育重任、其他学科老师辅助的多维教学格局。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国旗下的讲话”、德育主题班会、思政小讲堂时政播报……在扬子中学,优秀的学生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工作小组、老师、学生多层面发力,共同推动“大思政”协同育人迈出新步伐。
从课堂到活动 “大课堂”多样态浸润
在扬子中学,思政课从来不是乏味地说教、一味地灌输,而是多元融合、趣味纷呈。政治、历史老师仔细打磨课程,将“四史”教育融入其中,让思政课的亲和力、时代性和针对性倍增;地理、化学、物理等学科老师积极挖掘课程和教学中蕴含的道德法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立意高远,让大家如沐春风;劳技课上,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自理自立能力得到培养,学校青年先锋训练营主题团课也成了思政的重要载体。扬子中学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将思政教育做深做实做活。
“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扬子中学以‘大思政’教育,努力将大家培养成德行充沛、认知敏锐、情趣高雅、知行合一的精朗学子。”学校党委书记蔡永刚说道。
此外,学校每年都会开展“一·二九”大合唱、“诗歌里的中国”、课本剧等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坚定政治认同和“四个自信”,树立家国情怀,增强文化修养和法治意识。对此,2023届高三(7)班的何田田同学感触颇深,“学校的思政氛围非常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意识到,只有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才能释放出强大的力量。”
从中学到高校 “大思政”教育硕果累累
扬子中学的思政课以“打造学科融合思政高地,构建创新活力课堂生态”为目标,树立起思想旗帜,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多年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
在课程育人的基础上,扬子中学不断拓宽育人路径、育人场域,强调实践性、启发性、互动性,以寻访道德模范、时代先锋,参观红色基地,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形式,走进社会大课堂。
值得一提的是,在社会实践中,扬子中学始终活跃着一批优秀的志愿者代表,他们乐于助人、甘于奉献,为高考护航,为招生宣传,为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他们带着光和热走进高校,再次成为志愿者回到母校揽贤纳才。学校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思政课教师,屡次受到市区级褒奖。
从未知走向未来,扬子中学的精朗学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满溢思政之光,正大跨步迈向光荣与梦想的远方。
全媒体记者 杨彩红
通讯员 岳明珍 陈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