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3月11日
作文
上一版 下一版

东台鱼汤面

2025/3/11

江北新区七里河中学八(1)班 梅俊哲

我的家乡在东台,一座卧虎藏龙的美食古都。天气日渐寒冷,飘落的树叶为大地盖上一层温暖的被褥,我也怀念起家乡那一碗温暖的鱼汤面了。

汤面这一美食行列,龙争虎斗,有四川担担面、河南烩面、山西刀削面……个个都是色香味俱全、美食界的一方霸主,然而鱼汤面在东台人心目中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永远排第一位。外地面汤,要么清汤,要么辣汤,稀有一点就是打卤汤或骨头汤。而东台鱼汤面制汤原料是鱼,几乎不用任何调料。一碗聚集鱼之精华的鱼汤面下肚,不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身体上的大补,能够润脾健胃、补虚疗肠,民间常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

据说正宗的东台鱼汤面要制作三份白汤,最终融合成一份白汤。每到冬天,爸爸总要为这一碗汤忙里忙外。他先将鲫鱼放入油锅炸酥,另将鳝鱼骨洗净放入锅内煸透,最后将这两条鱼放置一口锅中再熬制成第一份白汤。熬过的鱼骨可不能随手扔掉,这可是剩余两份汤汁的灵魂!将熬制过的鱼骨再次倒入铁锅内用文火烘干,然后放入熟猪油,用大火把鱼骨煸透,紧接着放入猪油将其熬制成第二份白汤。第三份白汤如法炮制,最后将三份白汤混合在一起,放入面条再用小火炖煮上一会儿,一碗可口的东台鱼汤面就大功告成了。

东台鱼汤面做法如此繁琐,为何会流传下来成为东台传统美食呢?相传乾隆年间,东台有一家开面馆的老板,他在街上发现一家新来的卖面条的小摊子,便去买了一碗尝上一口,又鲜又香,比自己店里的不知要强上多少倍,便向摊主细细盘问。原来,摊主是来自皇宫的御厨,有一次没有把汤烧好,便被逐出皇宫。老板一听,赶紧将摊主请到店里,由他亲自掌厨。从此,店里的面条,但凡尝过的顾客无不赞不绝口。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东台鱼汤面远近闻名。

爸爸终于制好了鱼汤面,等他一离开灶台,我就冲了上去。丝滑如玉的面条安静地躺在碗里,在鲜美的白汤之中犹如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汤汁肥而不腻,若有一两滴滴在桌上自会凝聚如珠,用嘴一吹,能从桌子的这边滚到那边。我欣赏着眼前的鱼汤面,躁动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不忍将其吃下,然而鱼汤面香气诱人,四处游荡,似乎无孔不入,悄然钻入我的鼻腔,浑身都如鱼得水般顺畅。

冬天犀利的寒风不知何时也变得温柔起来,仿佛春天般吹来阵阵沁人心脾的微风。我夹起一筷子面条送入嘴里,烫得我打了个激灵,可下一秒一股浓郁的鱼鲜味与半稀半稠的汤汁包裹住我的舌头,来不及细细品味,劲道的面条又从汤汁中抢占我的舌头,妙不可言。如果说先前的汤汁流入腹中让嘴里缺些什么,这时面条上自带的汤汁恰好弥补这一空缺,让人有种说不出的丝滑与享受。

我还沉浸在鱼汤面的美味之中,可家人早就以不同往日的速度吃完碗里的面,他们放下手中的碗筷,一个劲地问道:“还有吗?我还想吃上一碗!”爸爸刚说“锅里还有一点”,妈妈就立即站起来,抢着将锅中所剩余的鱼汤面一扫而空。一家子手撑着肚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忘记了冬日的严寒,只有鱼汤面的鲜香回荡在屋子的每一个角落。

时至今日,我虽远离家乡,但只要能吃上一碗东台的鱼汤面,那也算回到了家乡。

指导老师:俞永军

上一条:窗外即景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www.njxjbb.com/content/2025-03/11/009494.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