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大学生志愿者助残公益研学走进新区
2025/7/1
为高效推进特校学生对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构建,并在加强特校与残联友好合作的基础上促进特殊群体的社会融入与接纳,6月18日至20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90余名学生赴江北新区开启一场助残公益研学之旅。
大学生志愿者一行参访的首站来到顶山街道太阳花残疾人之家。作为全省首批综合性残疾人之家,顶山街道太阳花残疾人之家在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训练、就业指导等服务方面成果显著。项目点负责人李老师带领特校师生实地参观各间功能室并观看太阳花的服务宣传片,让大学生们现场考察特殊群体的生活状况,了解其精神面貌。在辅助性就业区,大学生志愿者们看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残障人士行动虽有不便但对待工作毫不懈怠;走进学员教室,心智障碍学员们正在上文化课,大学生志愿者们与其友好互动,传递温暖与关怀。
在微关爱儿童康复服务中心,大学生志愿者们参观了各个康复训练室,了解了不同康复阶段儿童的需求与训练计划,通过服务短片感受到康复有效地改善了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情绪、心理、运动、刻板行为等一系列核心症状。同时,在得知微关爱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友好合作单位后,更加坚定了他们投身助残事业的热情与决心。
第三站来到希望残疾人之家。作为江苏省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希望残疾人之家为孤独症、智力障碍及精神障碍等心智障碍群体开设多种康复课程,关注服务对象的全面发展,降低复发率,提升社会功能。在这里,大学生志愿者们亲身体验了康复师们如何通过艺术疗法等创新方法,帮助心智障碍者提升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亲眼见证了心智障碍者在“洁心洗衣生活店”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发挥自我价值,实现社会融合。
“这里的菜长得好好!”“你们也可以在这里认购爱心一亩田哦。”活动最后一站来到了江北新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协会-残疾人农疗基地。这里的瓜果蔬菜都是由残障人士自己种植和打理的。基地负责人杨老师介绍到,残疾人农疗基地是集农疗、亲子研学中心、康养于一体的共享菜园模式。主要为亲子家庭提供研学基地、为残障人士提供疗愈之地、为社工提供栖息之地、为志愿者、爱心人士提供心灵港湾。同时,基地推出的爱心一亩田提前认购模式,既解决了供需不平衡,又稳定了残障人士的就业。大学生志愿者们积极参与其中,亲手采摘蔬菜,体验农事乐趣,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残障人士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融合的喜悦。
此次助残公益研学之旅,不仅让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对助残事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也激发了他们投身助残事业的热情和决心。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研学经历转化为实际行动,未来在更多助残活动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推动特殊群体的社会融入与接纳。 左娅文 韩正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