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7月22日
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2025“新江北杯”学生作文绘画征集大赛获奖作品集2

2025/7/22

成长十余载 共启新征程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初中部) 七(7)班 邓震铎

站在长江观景玻璃栈道边,看着夕阳中的南京长江大桥如巨龙跃江,上层车水马龙,下层火车轰鸣,似乎桥上的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着新区的发展变化……

十年时光如江水般缓缓流过眼前,记得那时的江边还没有公园、草坪,只有泥泞的小路和被风吹弯的芦苇,江北新区和我老家的小镇差别不大,天空时常灰蒙蒙的。我当时只是个不爱上幼儿园的小男孩,最开心的事就是去小区外的店里吃一碗馄饨。变化就是从饭店旁的空地开始的,当时那里好像在搭一个漂亮的城堡,我和小伙伴总爱在围栏外看着里面戴帽子的叔叔认真建房子,直到看见泥沙、钢筋变成了有好多玻璃的图书馆。当我在抬头就可以看见蓝天白云的水晶屋子里看书时,却发现原来的小饭店也换了样子,不再是简陋的桌椅、粗糙的餐具、单调的菜品,而是精心设计的装修风格、精致的餐具、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而且在那里工作的叔叔阿姨总是面带微笑,推荐的菜我都非常喜爱。

上小学时,我惊喜地发现江边的芦苇荡变成了滨江风光带,我吹着舒适的江风在草地上踢球、放风筝,骑着单车在江边游玩,听着江面上时不时传来的汽笛声,当日落余晖洒满江面时,仿佛整个江北新区都是金色的温柔。

渐渐地,学校的文化广场翻新了,主席台加上了大屏幕,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功能更加丰富了,学校食堂的吃食更新鲜丰盛了,校门口的道路越来越平整了,人行道上残破的砖块也修好了。我像只快乐的小鸟每天开心地背着小书包上下学,道路两旁的树错落有致,像一条条绿色的绸带,将城市装点得格外美丽,宛如为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我听着虫鸣鸟叫到校回家,有时候不由地想:如果没有这些绿色,生活该多无趣呀!尤其是绿色中五颜六色的小花朵,真令人心旷神怡。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站在我的教室里就可以看见新建的三甲医院和正在扩建的新校区。十年间,一栋栋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江北新区也挺直了腰杆,迎来了自己的科技展览馆、美术馆,新开的地铁、新建的长江隧道载着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穿梭在写字楼群、科技研创园和医药研发基地,老人儿童在公园里锻炼玩耍……但有些东西始终未变:清晨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还有这始终坚守岗位的沉默英雄——长江大桥。

这个十年我们与江北新区共同成长,下一个十年我们期待与它继续同行。我们青少年就像这奔腾向前的江水,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与潜能,而江北新区正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我们会一起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指导老师:蔡丽

《背影》中的变迁

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初中部)七(1)班 梁悠然

我的家距离浦口火车站不过十分钟车程,因此,我见证了它这些年的变迁。 浦口火车站坐落于长江边上,民国时期,它是个繁华之地,近年来还成为电视剧的热门取景地,许多影视作品在这里留下了精彩画面,最负盛名的还是那篇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随着新的火车站的建成使用,它被人们淡忘在了角落。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参观浦口火车站,彼时,火车站四周杂草丛生,那落寞的候车大楼,让这里宛如一片荒芜之地。 我当时并不知道它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后来爸爸告诉我,它是民国时连接平津冀鲁豫皖等11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堪称“中国最美最文艺的火车站”,见证了中国的时代变迁。

如今我升入初中,搬到了离学校更近的新家,浦口火车站也如同被杂草掩埋一般,渐渐从我的记忆中淡去,我几乎将它遗忘。然而,当我再次见到它时,心中满是惊喜。

那是一个周末,我们回以前的家拿些旧物,妈妈说浦口火车站已经重新开放,提议去那里转转。我看到了阔别许久的它,街道变得古色古香,古老的建筑诉说着民国的传奇。绒花、泥塑、团扇、糖画……让人目不暇接,茶馆中的竹桌上早已摆好了清凉的茶水。我们一路走一路看,终于,我看见了他。在那拐角的石板上立着佩弦先生的雕像,他佩戴眼镜,身着长衫,手中握着一颗橘子。我仿佛看见他的目光温和而又有些湿润,一下子就进入到那篇散文的深情意境之中,不禁驻足冥想。一切都被记起,一切都在复苏,就像江北的这片土地,也曾被人淡忘,却从未被遗弃,今天的它年轻又美丽。那些记忆深处的地方正在复苏,人们不会忘记它们,它们是江北天然独特的文化底色,铸就了一个古老而又生机的江北。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古老的文化是创新的桥,古老文化上闪烁的先泽,江北将永远记得。

指导老师:薛菊

探秘新江北

南京市沿江中学七(6)班 徐润东

古往今来,发展一直是一个重要目标,而与发展紧密相连的就是创新。发展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使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进入江北新区,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购物中心为我们提供了方便,高耸入云的楼房,也让我们得以享受美好的生活。“叮叮叮……”随着铃声响起,学生们一起奔向教室,留下青春的背影,这就是江北新区朴实无华的一天。

随着步步深入,已然是下午了。夕阳照在泛黄的树叶上,微风轻拂,一片树叶飘落下来,最终落在了南京生物医药谷门前。

南京生物医药谷成立于2011年,是南京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医药产业基地和高端生物医药研发区,更是国家级江北新区“基因之城”建设的核心承载区,真是为我们江北新区长脸啊!

园区已经累计培育和引进国家高层次人才29名、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37名、南京市高层次创业人才110名,为国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南京生物医药谷不仅是一个大型实验室,更是精神的传承所。研发人员在这里进行高新技术的突破创新工作,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永不服输去谋求发展,努力向更高更好更强的方向前进,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向。同时,我们也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将自身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起来,每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在我们这个信息高度化传播的时代,需要的就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发展性人才。引用我们老师的一句话:“你连尝试都不敢,你怎么把题做对?如果你的思路是对的,你却因为不敢尝试而做错题,那我就一路鄙视到底!”是啊!你如果都没有尝试的勇气,你还怎么适应时代,怎么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

发展与创新总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总是一个民族成功的最佳道路,是国家兴旺的最好办法。

龚自珍曾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就是这个时代需要的人才,所以让我们重拾勇气,勇于尝试,不惧失败,为新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指导老师:吴佳佳

江北新区·长江河畔

南京江北新区实验初级中学七(1)班 侯远琛

一个惬意的下午,我漫步在长江边,忽然眼前一亮:“哟,这儿原来不是块荒地么,怎么现在搞得这么漂亮了?”

这里的每一株草和每一棵树都焕发生机,一阵微风拂过,它们“沙沙沙“地唱起歌来,我闭上眼尽情享受,尽情呼吸着每一粒泥土散发出的清香。重拾回忆,7年前,这里还是荒草萋萋、渺无人烟,杂草长得比人都高,我总以为里面有怪兽,每次路过时都躲得远远的,而现在看来,这里原来这么美好!

不知不觉来了浦口码头,路的一侧陈列着一辆废弃的火车头和一座朱自清先生的雕像。生锈的齿轮与密密麻麻的管道,仿佛在诉说当年轰隆隆在铁路上行驶时的模样:车顶冒着黑烟,在笔直的铁轨上骄傲地疾驰。而现在,车顶上的烟不冒了,车身换成了白色,体型更加流线,速度也变快很多,蜕变成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高铁,而这列曾经的“王者”,已然化作历史的丰碑,挺立于此,成为岁月长河中永不磨灭的印记。

“我看到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大马褂,深青布棉袄,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这段话出自朱自清的《背影》。我仿佛看到朱自清那年迈的父亲穿行在铁路上,为朱自清买来朱红的橘子。这座废弃的火车站,成了网红打卡地,承载着多少回忆啊!

逛着逛着,我走入一条老巷子,道路两旁那粗状的梧桐树,投下阵阵绿荫。路边的楼房却没有超过三层的,房上的瓦稀稀疏疏,瓦间的苔藓散发着生机,巷口的几个老太太坐在小板凳上,摇着扇子,高兴地聊着家常,一旁几个小孩子开心地嬉戏玩耍。抚摸这老房子淡黑的墙,我感受着他历经岁月的沧桑,享受着这和谐的气息、宁静的美好。轻轻推开老书店的门,这是我以前经常造访的地方,和老板打完招呼后,我便朝里走去,只见两侧书柜皆由木板打造,时间久了,有些地方出现了松动。这个书店很小,偶尔有一两个人进来看书。书柜中的书都泛着蜡黄,散发着淡淡的墨香,亦掺杂着书柜的木头香味,以及南京特有的梅雨季节的淡淡霉味。

而现在,江堤上安装了太阳能路灯,铁道上跑得不再是蒸汽式的绿皮车,而是电气化的高速列车,老巷子也要面临拆迁,小书店逐渐被电子书取代……这些都镌刻着历史变迁的年轮。

回到家里,已经是日落时分,我朝着落下的夕阳轻声呢喃:“再见!上一程。”想象着第二日清晨,我对着朝阳摆摆手:“你好!我的家乡——南京江北新区!”

指导老师:冯翠平

十载江北

从荒芜到繁华的蝶变

南京市第一中学工业大学初级中学八(2)班 崔珉瑜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对于南京江北新区来说,这十年却是一段波澜壮阔、改天换地的发展征程,是一段从无到有的建设,是一段从荒芜到繁华的蝶变。这十年,对新区是不平凡的十年。

十年前,江北给人的印象还是一片略显荒芜的景象。彼时的江北,交通状况不佳,与江南主城的联系不够紧密,仅有少数公交在狭窄且破旧的道路上艰难穿梭,遇上高峰时段,拥堵不堪,人们过江办事、上班,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基础设施也极为落后,高楼大厦寥寥无几,商业氛围淡薄,大型商场、超市屈指可数,居民的生活购物极为不便。教育和医疗资源更是匮乏,优质学校和医院数量稀少,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甚至形成了“宁要主城一张床,不要江北一套房”的说法。

但从2015年获批国家级新区起,江北新区就踏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如今,江北的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铁线路不断延伸,4号线二期、11号线等线路相继开通,与江南主城形成了紧密的轨道交通网络,大大缩短了过江时间,使长江不再成为阻隔,来往探亲、出差办事也不再繁琐。公交系统也全面升级,线路更加优化,车辆更加舒适便捷。除了公共交通,多条过江通道的建成,如扬子江隧道、长江五桥等,让长江天堑变成了通途,驾车过江不再是一件难事。快速路、主干道纵横交错,道路宽敞平坦,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交通标识清晰明确。来来往往于长江之上的,是新区发展的每一位见证人。

在城市建设方面,曾经低矮破旧的房屋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所取代。鳞次栉比的写字楼、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城市天际线。江北新区市民中心宛如一个月光宝盒,成为了城市的新地标。这里不仅是政务服务的重要场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周边的商业综合体日益繁荣,弘阳广场、金象城、江北虹悦城等大型购物中心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满足了市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每到周末和节假日,商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身为周边居民的我,经常漫步于各大商场之中,琳琅满目的商铺在灯光的照耀下,充斥着拥挤的人群,格外热闹。

教育和医疗资源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南京一中江北校区、芳草园小学江北校区等名校的入驻,带来了优质的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让江北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南工大、南大仙林校区等高校相继成立,让“高校到家”不是梦;近在眼前的大学鼓励更多学子奋发向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江北新区的建设再次添砖加瓦;鼓楼医院江北院区、南医大四附院京新院区等知名医院的建成,提升了江北的医疗水平,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先进的医疗设备、专业的医疗团队,让居民看病不再难。

随着高新产业、教育、医疗、商业的不断发展,人民幸福指数日益增长。如今,上房率增加,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形成了集医院、学校、商场于一体的现代化社区,使人民生活更方便、更美好、更快捷。

产业发展更是江北新区的一大亮点。曾经以传统工业为主的江北,如今已成功实现产业转型。集成电路产业异军突起,集聚了华天科技、芯华章等300余家企业,形成了从设计到制造、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打造出“中国芯谷”的产业地标。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药明康德、先声药业等龙头企业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形成从研发到临床的15分钟产业闭环。金融改革不断深化,扬子江新金融中心集聚数字人民币试点、QFLP基金等创新要素,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广泛应用。

十载江北,是一部奋斗的史诗,是一座城市崛起的传奇。江北新区始终以创新发展为理念,以实践为基础,努力成为国家级新区的典范之作。站在新的起点,江北新区正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大步迈进,必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华丽篇章 ,成为南京乃至长三角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 指导老师:俞永军

四季江北 十年热爱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五(11)班 王芊语

“江北的变化啊,就像种下了一颗种子,一年一年,眼睁睁看它长成了一棵树。”外公最近搬来了新区,最爱说这句话。每次听他讲,我总觉得这十年像四季轮回,有春的生长、夏的奔忙、秋的回望、冬的安定,我和江北就是在这样的节奏里,一起长大了。

春·生长

前些年的春天,妈妈指着马路边的施工围挡说:“以后地铁通了,江北的交通就更方便了。”我记得那是地铁11号线刚动工那会儿,大家都疑惑这地铁不知道要修到猴年马月,可现在它真的快来了。站台结构已经显出雏形,连接南京北站的通道里亮起灯光,夜晚路过还能看到工人戴着头灯在焊接。

不久前和小伙伴们骑着单车踏青时,经过了施工地,我不由自主地放缓节奏,我想更深刻地去感受春天的江北,这儿不止有花开,还有轰隆隆生长的声音。

夏·奔忙

那年夏天的热,比任何一季都要真切。太阳几乎把柏油马路烤化了,江边的芦苇也干得打卷。整个江北像个巨大的工地,塔吊林立,尘土飞扬,到处都是热气蒸腾的声响。

我听说长江五桥要合龙了,便和爸爸妈妈跑到河岸边去围观。离得远远的就看到两只伸出的臂膀,正在江面上缓缓靠近。钢索在阳光下闪着光,桥塔像撑起天空的骨架,桥身从两岸探出,正中间只剩一道缝。那天我首次看见了江北在长大,它正在被钢筋骨架撑开。

秋·回望

外公前几年从老城搬来我家小区,说这里有电梯、菜场,还有老年课堂。他把阳台改成了小菜园,种了几株番茄,天天盯着这苗长高了多少。待到秋来,作物们都成熟了,我去江边露营前,他递给我一颗刚摘下的小番茄,让我尝尝。

那番茄小小的,红得惹人爱。滨江生态公园广场有人在跳舞,有孩子放着风筝,还有志愿者在维护河道的卫生。我咬下一口番茄,那种涩中带甜的味道就好像生活在江北的感受,不甜不腻,耐人寻味,是一种令人安心的感觉。

冬·安定

冬天夜长,每次兴趣班结束天都黑了。我坐在公交车靠窗的位置,车开过中央商务区,楼宇的灯光点亮了江北的夜幕。远处的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像一艘船,停靠在城市的河湾边,它静默地矗立着,仿佛会带着我们出发,驶向更远的未来。

其实这十年,不止属于江北,也属于我。我从学会拼音到写作文,从骑小单车到学地理画地图,整个成长过程就像这个片区的发展一样,开始时笨拙,慢慢变快,最后越来越有模样。

四季更迭中,江北的每一次拔节都与我心跳同频。春风里有新线破土,夏日中有桥梁合拢,秋风吹熟人间烟火,冬夜灯火温暖归心。下一个十年,我们还会见证更多变化,而我也会带着这份热爱,奔向属于我的下一程!

指导老师:卓泽世

我带哪吒南京江北寻宝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四(7)班 刘梓懿

周末写作业时,文具盒金光一闪,蹦出了脚踩风火轮的哪吒!他拍着我嚷:“喂!听说这儿有法宝?快带小爷去开眼!”我乐坏了:“走,带你见识江北‘法宝库’!”

第一站是扬子江生态公园。哪吒望着清澈江水惊奇:“咦?比俺当年闹的海水清亮!”我指着岸边的绿树花草:“看!保护长江的绿色法宝!”他捧起一团水,水珠如碎钻闪亮,咧嘴赞道:“好法宝!水清气爽!”

接着行至浦口火车站,哪吒摸着铁轨问:“此乃何物?”我刚讲完昔日火车盛景,远处高铁动车恰如银龙飞驰过江桥,他惊跳起来:“好家伙!真乃铁龙行空!”

最后来到水晶宫般的江北图书馆。馆内智能立体轨道分拣系统,分拣小车通过轨道将书籍运往对应楼层。馆内还有两个机器人朋友,哪吒警惕捏拳,逗笑众人。弄清无害后,他好奇轻戳机器人屏幕,蓝光亮起,映着他惊奇的脸——仙术已成指尖可触的奇迹。

临别时,哪吒塞入我手里一礼物,他眼神郑重地说:“小娃,你们的法宝真厉害!俺要告诉老龙王——下界凡人,了不起!”说完,他就化作金红烟花融入江北夜空。我握着他送的小金环,忽然懂了:那些让神仙惊叹的生态公园、高铁动车、智能图书馆,是大人们用“魔法”双手变出来的!南京江北新区本身,不就是我们最了不起的“超级大法宝”吗?

指导老师:施伟燕

魔童传说之寻龙江北

南京工业大学实验小学四(1)班 寇艺宁

江北新区的上空,一道红色闪电“嗖”地一声穿出云层,探出一颗圆圆小脑袋:“躲哪里去了?让小爷好找!”原来是魔童在寻找他的好朋友敖丙。

哪吒低头发现一条蜿蜒的青绿巨龙,比混天绫还长。飞到近处,却只看到草坪上“长”满无数的小帐篷,孩子们在滑梯、跷跷板上欢快地玩耍。哪吒疑惑得直挠头:“这也不是龙啊!”身后一位老爷爷笑着说:“这里是启龙亲江乐园,江北新区青龙绿带公园系列的龙首。”

哪吒气得直跺脚,再次飞到空中,遥望到远处的山崖上盘踞着苍龙。他像箭一样飞出去,一落地就惊呆了,巨大的摩天轮缓缓转动,大摆锤在空中来回晃荡。哪吒兴奋地坐上过山车,高空俯冲时他大喊:“太刺激了,比风火轮还快!糟了,忘记正事了!”哪吒赶紧问邻座的小胖子:“附近哪里有龙?”小胖子想了想:“这个龙之谷游乐园后面有座龙王山,山上据说有龙宫。”

哪吒立马一个跟头翻到龙王山,看到山脚下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房,亮闪闪的牌子上写着“生物医药谷”,啊,这就是炼丹的地方吧,小爷进去瞅一瞅,有什么灵丹妙药。一群金发碧眼的访客正在听一位工作人员讲解:“药谷聚集了1300余家生命健康领域企业,这里有可单次检测425个基因、个性化治疗肿瘤的‘世和一号’,世界首台进入太空的双光子显微镜……”哪吒呆呆地张大了嘴巴:“这江北新区不仅好看好玩,还有这么多神奇的宝贝啊,比我的乾坤圈还厉害!”

离开时,哪吒站在云端,望着灯火辉煌的新区,脸上露出了笑容:“原来,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新生活,才是最了不起的‘法力’!”他踩动风火轮,继续踏上寻龙之路。

指导老师:石邵聪

分蛋糕的神秘人

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实验小学四(15)班 刘嵩源

今天是我的十岁生日,我期待的礼物和蛋糕都有,妈妈却神神秘秘地告诉我:“你要和一位神秘人一起过生日哦!”我十分好奇,这位“神秘人”是谁?我认识吗?妈妈笑嘻嘻地说:“你当然认识,还非常熟悉,你和他一起长大!”

大脑快速过了一遍与我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们,可是想了半天没有结果。妈妈拉起我说:“走!我带你去见那位‘神秘人’,我们和他一起过生日吧!”

我们开着车在江北大道上奔驰,妈妈说:“你知道吗?十年前,这条路的两边是高高低低的小房子,路面有些坑坑洼洼,怀着孕的我每次经过可小心了!”我听完便看向窗外,现在的江北大道宽阔又敞亮,路面干净又平整,一辆辆疾驰而过的汽车就如同河流一样奔涌不息。道路两边拔地而起的房屋一定见证了这条路的变迁,远远望去,叠峦的山头,成荫的绿树,宽阔的草坪,放风筝的人们,一幅幅和谐美好的画面油然而生。

我还在思索,妈妈停好了车。我下车一看,这不是滨江生态公园嘛!“神秘人”在这吗?“你知道十年前的这里是什么样吗?一片河滩,到处都是小碎石。你刚学会走路时,每次来这里玩总会摔几个跟头。”“妈妈,可是现在的滨江公园多漂亮!在这里我能听到江水拍打在河滩上的声音,还能看到江中的大船川流不息,我看新闻说还经常有江豚出现呢!而且现在我长大了,再也不会被小石子绊倒了!”妈妈微笑着说:“是啊!你在长大,他也在长大!”

我好像有点知道“神秘人”是谁了,我对着妈妈调皮地卖起了关子:“妈妈,接下来,我带你去找‘神秘人’吧!”妈妈先是很诧异,随后心领神会地笑起来说:“好呀!”

我带着妈妈来到位于核心区的江北新区图书馆,这里是国家一级图书馆,也是全国首家国家图书馆共建馆。刚进门,我们就被映入眼帘的巨幕书墙给震撼了,本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设计理念,整面的书墙乘势蜿蜒,形若游龙,让人感觉畅游在书海中。我悄声告诉妈妈:“图书馆的叔叔阿姨们现在在给‘神秘人’整理成长手册,名字就叫‘江北记忆——江北新区特藏文献数据库’。这里介绍了他成长中的一点一滴,就像你给我做的成长手册一样。”妈妈摸着我的头温柔地说:“你知道‘神秘人’是谁啦?”“是的,妈妈。‘神秘人’就是一直伴随我成长的地方——江北新区!对不对?”妈妈笑着点点头。

我十岁了,从不会走路的小宝宝变成了阳光帅气的小男生,我一直在成长。

江北新区十岁了,从之前的洼地起步到现在的高地腾飞,他一直在努力!

我在他的怀抱下逐渐长大,享受着他给我带来的一切美好。我要努力学习,以后为助力他腾飞而更加努力。所以今天的蛋糕属于我和“神秘人”,我们一起分享,一起成长,一起越来越好!

指导老师:唐亚玲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www.njxjbb.com/content/2025-07/22/011098.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