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7月22日
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50万条、2.3亿次阅读 减肥党狂晒的“绿色神饮”,真能边喝边瘦?

2025/7/22

“羽衣甘蓝纤体瓶,苦瓜不苦去火瓶打包”。在弘阳广场某茶饮店,消费者张女士熟练点单,随后转身将饮品拍照发朋友圈。这样的场景各大茶饮店屡见不鲜,曾经只在沙拉碗里出现的羽衣甘蓝、西芹等食材,正在掀起新的消费热潮。然而,这些被贴上“健康”“轻体”标签的绿色果蔬饮,真能如消费者期待的那样利于减肥吗?

“健康饮品”的场景革命

午后的茶饮店,成排摆放的绿色果蔬饮已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某茶饮品牌数据显示,其推出的牛油果羽衣甘蓝系列上线三个月,单店日均销量突破 300 杯,跻身销量榜前三。在小红书平台,“果蔬饮减肥”相关笔记已超 50 万条,#羽衣甘蓝神仙喝法 #话题阅读量突破 2.3 亿次。

食材跨界的背后,是精准的消费洞察,“年轻人既想通过饮食管理身材,又不愿意拒绝社交,绿色果蔬饮恰好满足了边喝边晒的双重需求。”在江北龙湖天街,某茶饮店工作人员透露,其牛油果羽衣甘蓝系列通过添加椰奶平衡了食材的涩味,一上市便成为爆款,复购率达28%,销量远超店内其他饮品。

这种消费热潮的背后,是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化与社交传播的共振。“当代年轻人既追求便捷的饮食方式,又对健康管理有更高要求。将果蔬制成饮品,完美契合‘边喝边瘦’的心理期待。”负责原材料采购的王经理坦言。而社交媒体的“晒单文化”更助推了这股风潮,绿色饮品凭借清新视觉成为年轻人塑造健康人设的社交货币。

“伪健康”饮品暗藏玄机

“点单时看到‘零负担’三个字就挪不开脚了。” 在南京银行江山路支行工作的凌女士每周会消费 3~4 次绿色果蔬饮,她手机相册里存着 27 张不同品牌的绿色饮品照片。对她而言,20元一杯的价格虽比普通奶茶贵一些,但“喝起来没有罪恶感”。这种消费心理在 25~35 岁女性群体中尤为明显,某平台调研显示,72% 的购买者会优先选择“添加果蔬”的饮品,其中 68% 承认“包装和颜色”是重要决策因素。​

味觉的博弈从未停止。“第一次喝西芹汁差点吐出来,像在喝草汁。”“95后”消费者小张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她最终选择了添加零卡糖的版本,却在看到配料表后陷入纠结 ——“号称减脂的饮品,白砂糖含量居然排在第二位”。这种矛盾催生了新的消费习惯:越来越多顾客会要求店员出示配料表,某品牌甚至因此在柜台张贴“原料公示栏”。​

“单纯从食材看,羽衣甘蓝的膳食纤维、牛油果的不饱和脂肪酸确实优于珍珠奶茶的植脂末。”有着8年从业经验的健身教练何文杰说。在他看来,市场上存在多重认知误区:将“含果蔬”等同于“低热量”,忽略了添加糖和奶油的热量;认为“喝果蔬饮能减肥”,却不知缺乏蛋白质和膳食纤维的饮品会加速饥饿感。“真正能辅助减肥的,是不加糖的纯果蔬原汁,且需配合均衡饮食。”​

针对网络上“三天果蔬饮轻断食瘦5斤”的说法,何文杰直言风险:“短期体重下降多是水分流失,长期可能导致肌肉分解和代谢下降。”他建议饮料爱好者关注“碳水化合物”和“添加糖”两项指标,“配料表越短越好,最好只有果蔬和水”。​

健康饮品的正确打开方式

面对眼花缭乱的绿色果蔬饮市场,消费者该如何辨别真伪?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健康饮品消费指南》给出三点建议:首先查看配料表,优先选择“果蔬原汁”排在首位且无添加糖的产品;其次关注营养成分表,留意碳水化合物含量(每 100 毫升建议不超过 10 克);最后避免用果蔬饮完全替代正餐,因其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往往无法满足人体需求。

在某超市的健康食品区,笔者发现部分品牌已开始做出改变。一款标注“低糖”的胡萝卜芹菜汁,通过添加菊粉调节口感,既保留果蔬本味,又将含糖量控制在 5 克 / 100 毫升以下。店内负责人表示:“真正的健康饮品不应靠营销话术,而是用真实配料赢得信任。”

随着健康消费日趋理性,绿色果蔬饮市场正在经历从“颜值导向”到“功效回归”的转型。对于消费者而言,与其迷信“喝出好身材” 的神话,不如建立科学的饮食观念。毕竟,真正的健康从来不在一杯饮品里,而藏在均衡的日常膳食中。

本报观察员 张怡宁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一纸票根成为江北新区消费新密码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www.njxjbb.com/content/2025-07/22/011084.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