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新江北报

2025年07月25日
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乡村CEO”唐辉:带着乡亲种出好日子

2025/7/25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前南京江北新区正全力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着力推动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一批批“新鲜血液”注入基层土壤,他们以青春的热忱投身一线,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脉搏,以青春之姿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着奋进答卷。

当第一缕曦光穿透薄雾,葡萄串儿在藤蔓间悄然苏醒,南京信必达农业公司的唐辉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查看作物生长情况、跟进物流配送、辗转各地考察市场、手把手帮农户解决难题、处理经营管理事务……这是唐辉投身农业十余年来的工作日常。从“新农人”到“乡村首席执行官(CEO)”,从白手创业到跻身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唐辉将青春挥洒在乡村热土,将科研成果引入传统农业,带着乡亲“种”出好日子。

农田里的接力棒

唐辉出生于江苏徐州,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业方面的行家能手。“在农田里劳作时,泥土所传递出来的生机与力量时刻提醒我感恩和珍惜。”从小跟着家人穿梭于田间地头,学技术、学思路,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唐辉也种下了一颗“农业梦”的种子。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2006年,唐辉考入南京农业大学专攻农学,期待在农业科技领域深耕,用所学专业替乡亲减轻劳作,让大家“轻轻松松地把地给种了,把钱给赚了。”

“基层就业,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大学毕业后,唐辉选择留在南京这座宜居宜业的城市,安家江北新区。盘城独特的农业资源和地理优势为“新农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里,乘上国家级新区发展的东风,唐辉成立南京信必达农业公司,建立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服务体系,他接过父辈手中的农业接力棒,带着理论知识和实践智慧,奋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让丰收的故事持续上演

七月的盘城,阳光如蜜。走进信必达位于落桥社区的一处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只见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在这里,每亩地土壤改良光有机肥的成本就高达10000元。种植过程中,唐辉坚持采用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施自然发酵的肥料,只为让葡萄回归最原本的味道。经过一年的精心呵护,该种植园初次挂果就喜获丰收。

穿梭于各个大棚之间,鲜少见到工人的身影。唐辉解释道,除了疏花、疏果、采摘这几个步骤,其他管理过程几乎用不到人工,因为基地实现了智慧化、标准化种植模式。“以往种葡萄,大多靠经验判断,如今我们依靠数据进行科学决策。”公司成立以来,唐辉持续加大在智慧农业方面的投入,先后引入滴灌系统、土壤监测设备、病虫害预警系统、智能施肥系统等一系列先进设施,为葡萄种植带来了全方位的监测与管理,不仅有效保障了葡萄产量与品质,更树立了智慧农业的新标杆。

“乡村是干事创业的大舞台”

作为“金陵葡萄小镇”,盘城拥有南京市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随着盘城葡萄品牌的日益响亮,唐辉乘胜追击,他积极探索创新之路,不断开拓新市场,完善葡萄销售产业链,带动葡萄产业全方位升级发展。还成功引进培育了绍兴九号、金之星、富士之辉等品种,为盘城葡萄进军中高端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农业产业是个‘大链条’。果园管理维护、产品销售、市场开拓,样样都离不开专业素质。”经年累月,唐辉在优良果品上下足了功夫,总结出一套可复制的“秘籍”。他建立了专家技术服务队,把高校课堂“搬”到田间,打造产教融合农业示范基地,开启全链条农创服务新模式,采取“订单式”销售,并强势进军山姆、盒马等大型连锁商超,取得了成功。

曾经,种植技术、物流运输以及拓宽销路是制约种植户发展的关键,“新农人”的加入为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随着品牌和产业的不断壮大,信必达在全国范围内已签约中大型农业生产基地近300家,每年带动销售超1亿元。2022年,信必达斩获“全国葡萄大王”;2023年,入选南京市农业重点龙头企业。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唐辉表示,新时代的农业,早已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耕作,乡村不仅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更是干事创业的舞台。他把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的笑脸上,为广袤乡村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本报观察员 韩正莲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小插曲”变“和谐曲” 网格力量助推高标准农田建设
分享到
分享文章分享

© 2022 新江北报
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ICP备2022033743号-1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118.195.242.119/Content/weixinlogo.png
新江北报
http://www.njxjbb.com/content/2025-07/25/011116.html
新江北报电子版